幼儿园环境美学与色彩设计
2019-05-041554人查看

环境美学.jpg

        环境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审美要求,环境美感对于人的生理和心理作用,进而探讨这种作用对于人们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的影响。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提供了方便,但也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各种污染引起了环境的恶化和生态系统的破坏。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保存一个优美的环境是多么的重要。我们既要让周围的环境能长远地为人们及至一切生物提供清新的空气,又要为人们提供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这就是环境美学面临的主要任务。研究环境美学的目的就是使人心情愉快、精力旺盛,最终能够健康成长。
       瑞典全球资深色彩大师阿克苏·诺贝尔说过:“色彩是一种视觉感受,客观世界通过人的视觉器官形成信息,使人们对它产生认识。所以视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开端。”在充满五光十色、绚丽缤纷的幼儿世界里,色彩使环境充满情感显得生机勃勃。而色彩作为一种最普遍的审美形式,存在于幼儿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衣、食、住、行、用,幼儿几乎无所不包,无时不在地与色彩发生著密切的关系。
       色彩现象是一中变化万千的自然景象。沒有色彩就沒有花红柳绿,沒有色彩就沒有碧海蓝天,沒有色彩就沒有童年生活,沒有音乐,沒有艺术。沒有色彩的世界对于幼儿来说无疑是个黑暗死寂的世界。幼儿的发展自始至终都处在绚丽的色彩包围之中,并在這包围之中感受到时光的美好,时间的温馨,人生的愉悅。色彩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永恒的。因此,幼儿园的环境中的色彩设计应以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为依据,要做到既丰富又协调、繁而不烦、艳而不厌。
       在色彩的装饰上不仅要注重整体美、协调美,还要有意韵美。给幼儿以充分的美感。同时还应注意色彩对幼儿心理的影响作用。幼儿园作为特定场合,色彩的装饰应根据幼儿对世界认识的心理特征及对事物认识的发展规律。不同功能的活动空间,在色彩设计中应根据不同的用途,作不同的色彩选择。